抗震加固老楼再遭“开墙打洞”

浏览次数:68 发布时间:2017-03-27 10:19
 

“现在老旧小区除了私搭乱建现象严重外,有的老旧楼房在政府青岛加固后,竟然还有居民破窗开门、私改结构,让人非常气愤”,一位读者向本版读者bwchengshi@126.com邮箱反映,农光里小区25号楼作为抗震加固改造的典范工程再次出现“开墙打洞”现象,“改造以后一层的西墙是全部加保温层的墙体,无窗无门。可有两户居民不管其他居民安危,破墙开门,出租经营。老楼加固就是要确保安全,而‘开墙打洞’让加固工程大打折扣,不仅外观遭到破坏,新改造的楼体也受到创伤。”

现场 加固时封上的墙体又被砸开了

记者来到读者举报的农光里小区25号楼,刚刚做完抗震加固的楼体外观崭新,但是楼的北面和南面却堆满了各种建筑垃圾。“加固工程结束不久,就有一层住户又把加固时候封上的墙体全部砸开,让人看了心疼”,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居民告诉记者,“现在每天出门走路都得特别小心,经常会被各种垃圾绊到,这样的小区环境真的还不如改造前。”

杂乱堆在地上的建筑垃圾中,除了有各种装修废料,还有和加固楼体颜色相近的红色建筑砖。被读者举报的25号楼4单元一层的两户住宅朝西侧的外墙,已经完成了“开墙打洞”,而且还挂上了招牌。小区里一位大爷告诉记者,“我们这片小区真是年头不少了,就因为沿着三环边,开墙打洞就跟传染病一样到处都是。本来就已经是老旧小区了,像这样破坏墙体,没有安全隐患才怪。”

 记者从农光里25号楼一路向西,发现沿着三环辅路的这片小区“开墙打洞”现象普遍,其中不乏像农光里25号楼这样进行了抗震加固后的居民楼,不到一公里的路边各种“洞商”至少有十余家。记者随意走进一家商户发现,里面面积大约只有十几平方米,狭窄逼仄,在楼体外立面,各种私搭的电线纵横盘错。

探因 多头管理又都管不彻底

农光里25号楼所属的劲松街道办事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进行抗震加固时对小区楼体之前不符合建筑规划的墙洞和窗户都进行了封闭,“我们也已经接到了居民的举报,这样在刚刚改造完成的楼体进行‘开墙打洞’肯定是要严格禁止的,目前正在走相关的手续来处理这件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开墙打洞”行为在位于城市繁华地段的老旧小区内十分普遍,几年前劲松等街道办事处就开展过大规模的整治,但却屡禁不止。市人大代表、朝阳区奥运村街道工委书记张永红此前在市两会上曾透露,仅以朝阳区为例,截至去年各种临街民宅首层擅自拆改用于经商的就有近3万处。

 张永红说,针对民宅“开墙打洞”,涉及的法律法规就多达近10个,部分法规缺乏强制性、可操作性,执法主体也不明确。“依据现有法律规定,有执法权的就涉及工商局、城管等多个政府部门,从而形成了多头管理,都管又都难以管彻底的现象。”造成民宅“开墙打洞”现象泛滥的原因还有调查取证困难,就连一般物业管理单位也不愿配合,在执法人员入户调查取证环节,常常碰到“拒查户”、“上锁户”。

建议应按危害公共安全进行整治

在今年的北京市两会期间,来自朝阳团的人大代表以提交议案的形式建议对“开墙打洞”现象多管齐下、严格配套执法措施。

这份议案建议,对于对未经建委或房管部门审批的正在实施“开墙打洞”的违法行为,应由建委或房管部门责令强制停工。对已投入使用的,强制停工、停业、停产。对“开墙打洞”作为营业场所的,工商部门不得办理营业执照。未办执照而经营或用异地执照经营的,应责令停业并处罚款。市政府228号令对搭建违法建设的,有暂停办理房屋登记手续的规定,建议对存在“开墙打洞”行为的,也参照228号令作出同样的规定,以“冻结”房屋产权证,限制其交易自由。

另外,对参与擅自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的建筑施工企业、装饰装修企业应加大处罚,将违法行为记入企业不良记录,并对企业资质、开发经营权等予以限制。将“黑施工队”此种行为纳入危害公共安全的范畴,由公安机关进行执法。

部分房屋中介机构为谋取利益,有组织地收购、收租临街低层住宅,擅自拆改房屋结构后转租牟利。对中介组织此种行为应加大处罚力度,将其纳入危害公共安全的范畴,由公安机关进行执法。